水利署研提「洪水分擔、出流管制」新治水策略,以達成「海綿國土」的目標(圖:經濟部水利署)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趨勢報導
水利署研提「洪水分擔、出流管制」新治水策略,以達成「海綿國土」的目標(圖:經濟部水利署)
新聞摘要
  • 水利署研提「洪水分擔、出流管制」新治水策略,以達成「海綿國土」的目標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已接近尾聲,行政院正如火如荼檢討治理成效,面對近年來極端氣候造成暴雨肆虐的情形,水利署針對未來的治水計畫提出「洪水分擔、出流管制」的新治水策略,希望從都市計畫開始,從道路、建築物、公共空間規劃設計之初,就能考慮到環境的滯洪能量,達到「地上保留活動空間,地下增加納洪空間」的目標。
 
由於「洪水分擔、出流管制」的治水策略要能實現,涵蓋範圍甚廣,因此,水利署署長楊偉甫2013年11月4日邀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何明錦、桃園縣政府副縣長黃宏斌、台北科技大學教授林鎮洋、綠色協會理事長魯台營舉行座談,建立共識,希望未來河川在防洪規劃之初,就能把「洪水分擔、出流管制」的精神納入,各排水管理機關依通洪量調整未來排水設施的設計,土地管理及交通運輸機關也能在規劃設計時,就把「水元素」納入設計考量。
 
水利署表示,過去治水的思維,偏重於「快速把洪水排出」,但是工程手段有其侷限,特別是近年來造成淹水的原因,多是短時間的暴雨,河川在短時間內要承受來自坡地排水、區域排水、都市雨水下水道排水、農田排水….等,所有洪水量在短時間內全部集中到河川,加上都市化使得土地因快速發展,已失去涵養水源的能力,很容易就超過保護標準,造成水患。
 
水利署表示,要因應這樣的氣候變化,即使目前都市的發展多已定型,卻也面臨不得不改變的時候,水利署希望,未來從上游到下游,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開發單位,在規劃階段,除了必須要慮到自己本身的淹水保護之外,還必須考慮「洪水分擔」原則,增加減洪設施,讓雨水貯留下來或是入滲到土地,以涵養水源。
 
水利署表示,許多地方已開始有此觀念,例如北科大的生態校園、成大的綠色魔法學校、汐止禮門里中正社區運用雨水回收到生態溝後,再回到地底,不但降低溫度還能營造親水環境,但是這些畢竟是少數,要做到「洪水分擔、出流管制」,還需要各單位積極配合,建立協力平台,才能達到「海綿國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