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交通、水系治水、宜居城市等三大面向的匯流,帶動大高雄加速提升。
陳菊今天帶領市府團隊在四維行政中心召開合併兩週年記者會,以「交通,帶動城鄉匯合」、「治水,整頓水系匯集」與「宜居,創造人流匯聚」三大匯流為主軸,細數市府團隊兩年來創造的各項耀眼成果。
陳菊表示,縣市合併之初,市府立即整合多元服務與功能,透過1999高雄萬事通隨時修正施政盲點,今年高市1999服務入圍由UCLG及世界大都會協會主辦的「2012國際城市創新獎」,是台灣唯一入圍的城市,代表「市民參與治理」的成功經驗受到國際肯定;而透過資源統籌、全方位的建設,使高雄東西交融、南北會通,各區緊密結合、共同提升,展現新高雄的活力。
陳菊說,市府持續擴大交通路網,2012年7月已達成38區「區區有公車」目標,全市總公車路線達到164條,並於原高縣地區開闢旗美國道快捷公車,與內門、美濃、大樹、鳳山等地區觀光文化公車共22條路線,隨著今年底旗山、岡山轉運中心的完成,與明年4月小港、鳳山轉運中心陸續啟用,大高雄「30分鐘生活圈」將夢想成真,山、海、城、鄉之間的匯合跳躍式成長。
此外,透過接駁公車與公共自行車的闢駛與佈點,市民通勤習慣逐步改變,高雄大眾運輸使用量已從2007年的3千萬人次,提升至2011年的9千萬人次,成長達3倍,今年底可望突破1億人次。同時,捷運南岡山站已正式通車,市府將持續爭取中央儘速核定捷運延伸路竹,讓南、北高雄連繫更為緊密便捷,而串連駁二藝術特區與「亞洲新灣區」的環狀輕軌第一階段興建工程預計在2014年底完工,將創造龐大的經濟與觀光效益。
污水下水道的建置是城市發展的進步指標,兩年來高市用戶接管總戶數從合併前的26萬2千戶提升到32萬3千戶,增加6萬戶,用戶接管率增加為46.5%。其中,原高雄縣用戶接管率從9.6%成長至15.8%,增幅高達6.2%;同時,為形塑鳳山溪的親水藍帶空間,市府預計102年底完成大東段以及中崙段溼地公園的整治,增加13處截流設施,並將投入2億元改善岡山區河華橋上游人口密集區的水質,進行阿公店溪整治與景觀營造,創造親水空間。
有鑑於大高雄綿延65公里的海岸線受到嚴重侵蝕破壞,市府積極復育海岸線,茄萣海岸線第一期工程可望在年底完工,海岸公園整建將於102年2月完成,同年4月旗津海岸線保護亦將完工,提升國土安全並帶動地方休憩與觀光發展。另外,典寶溪流域A區滯洪池與寶業里滯洪池已完工啟用,而典寶溪流域B區滯洪池及後勁溪流域獅龍溪滯洪池等明年將陸續完成,民眾的生命財產更有保障。
另一方面,市府積極營造宜居城市,打造安全家園,安全設計標準為南台灣最高的南部備援中心12月正式啟用,將以最高效率進行各項救災行動。合併後市府也努力創造公園綠地,新增綠地面積高達419公頃,每位市民平均享有4.07平方公尺的綠地,是台北市的兩倍;而高品質的公共工程小林村紀念公園與大東文化園區,在「2012國際宜居城市獎」中分別拿下一金一銀佳績,右昌森林公園、美濃區與鹽埕區,亦獲城市獎銅牌,將高雄推向國際舞台。
為了吸引人流匯聚高雄,市府提供每月最高12,000元的「移居津貼」,鼓勵高階人才移居高雄,同時,新興產業的匯流也逐漸扭轉城市形象,包括國內外知名的R&H、兔將、與樂陞等公司將陸續進駐,其中兔將目前已經招募100多人,樂陞也預計招募500人,將成為年輕人紮根發展的肥沃土壤。
展望未來,陳菊指出,2013亞太城市高峰會明年9月於高雄登場,上百個城市的市長與上千名企業專家將與會,打開高雄國際能見度,並引入國際商機,而「亞洲新灣區」建設也將陸續完成,為高雄未來百年發展奠基,加入全球運籌的行列。
陳菊說,合併後為了提升各項建設與福利,市府在公債法合法規範之內,合理運用資源,為高雄深植發展基礎,相關數據不該片面比較與解讀,市府將撙節開支,並透過土地重劃等方式讓市民共享土地價值。高雄市民長期為台灣發展承受重工業污染,期待中央落實財政正義,下放財政資源,高市各界以市民利益為優先,團結爭取各項重大建設,讓高雄擁有更豐沛的資源,帶動城市發展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