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進入第四波景氣循環,迄今沒看到高點,無論第四波如何塵埃落定,第五波的房市景氣循環,房價肯定更高。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專題報導
二○○四年進入第四波景氣循環,迄今沒看到高點,無論第四波如何塵埃落定,第五波的房市景氣循環,房價肯定更高。
新聞摘要
  • 二○○四年進入第四波景氣循環,迄今沒看到高點,無論第四波如何塵埃落定,第五波的房市景氣循環,房價肯定更高
台灣房地產四十六年來經歷三次景氣循環,房價都呈現「一波比一波高」的走勢,長時間觀察房價則「大漲小回」。二○○四年進入第四波景氣循環,迄今沒看到高點,無論第四波如何塵埃落定,第五波的房市景氣循環,房價肯定更高。
 
台北市、新北市房價持續上漲,每個行政區中心房價都居高不下。十年前嫌房價太貴,所以不買房子,三年前,聽了房地產學者、專家說: 「房市即將泡沫化」, 繼續場外觀望, 結果,房價繼續漲。而那些學者、專家還是繼續喊貴!
 
每個時期買房壓力都很大,但就是會漲
 
從房地產房價發展的資料來看,台灣房價以台北市為參考依據,從一九六六年平均每坪都還在個位數開始,到現在已經四十六年時間,整體房地產的價格,在台灣這個地狹人稠、土地資源稀有的國度裡,持續維持著穩健上漲走勢,期間雖然發生過三次大規模景氣波動,但是,到頭來房價還是繼續漲上去了。
 
這四十六年間的三波段房地產景氣,各有不同的時代意義與條件,或許很難統一說明景氣循環發生與消滅的始末。但是,客觀的數字卻可以說明一切,依照行政院主計處資料統計的「台灣家庭購宅負擔壓力指數」,可以看得出來「無論民眾當期個人收入的等級為何,都讓想買房的民眾感受到壓力。」
 
三十年前買房痛苦指數與現在相當
 
以台灣台北市房地產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八年第一波景氣來觀察,這一波段平均買房的「家庭購宅負擔壓力指數」是六點三三到六點三八倍,也就是說,「整體平均」(有錢的人+沒錢的人)要不吃不喝六到七年才有辦法買房。
 
以收入等級一的民眾來說(這群人應該是社會上收入較低的勞工受薪階級),在第一波房地產景氣年間,這個收入等級民眾買房的「家庭購宅負擔壓力指數」是十四點五到十六點零六倍,這個數字不會比現在好過到哪裡去。
 
即便是當期收入最高等級五的民眾「家庭購宅負擔壓力指數」,也達到三點三一到三點四四倍,換句話說,也要三到四年不吃不喝才有辦法買房子。而當年的房價平均都還在「一字頭」。
 
「買房這碼事」真的是越早做、越好!
 
從這樣的數據顯示,「買房這碼事」真的是越早做、越好!因為拉長房地產持有時間來看,四十六年前在台北市買一間公寓(當年應該只有這種產品),放到現在,已經成為建商眼中積極想要搶的都市更新標的,房子身價翻漲不是幾倍,是幾十倍,因為這種房子土地持份大,「有土斯有財」土地比房屋值錢。
 
不要說「當年房價便宜,怎麼可以跟現在比。」去問問你的長輩們,他們當初買房,有哪一個是覺得房子太便宜,哪一個不是咬著牙去買,哪一個不是辛苦工作、省吃儉用的付房貸!所以,每個時期買房的壓力都很大,趁早買,才不會後悔。
 
給自己十年,現在買房一定賺
 
買房要趁早,那現在會不會太晚呢?你從現在的房價往前算十年,看看二○○二年的台北市房地產平均價格只有四字頭,如今已經站上百萬單價,用現在的眼光看當年房價,真的是夠便宜了吧!用二○二二年(十年後)的房價來看二○一二年,你覺得現在的房價還會太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