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1世紀不動產店頭觀察發現,奢侈稅後有大批自住型及置產型買方傾巢而出看屋,多抱持撿便宜心態,並以市價5~7折出價,希望能夠逢低買進,但多遭賣方拒絕,直呼「怎麼會買不到便宜房子。」梁碧卿說,1名買家出價600萬要買900萬的物件,若果真買到,賣方損失較奢侈稅更大,怎麼可能成交。
梁碧卿分析,目前有較大賣壓的物件多屬於手上同時擁有多戶代售物件的短線投資客,但由於此類投資客進場時間,多在2011年初或2010下半年,當初取得成本已不低,加上裝修、稅費等花費,整體成本已被墊高,且目前賣方尚未有認賠出場的壓力,還想賺一點點工錢,造成奢侈稅後,買方與賣方價格認知差距擴大,交易量急速委縮的現象。
特別是「新板特區」內成屋,屋齡多在1~2年內,早期購入的屋主再等不到1年就無奢侈稅影響,而晚期購入的賣方,又因成本問題,降價幅度有限。
不過,梁碧卿也表示,目前較有壓力的賣家多已下調開價,成交價也多調降5~10%左右,購屋民眾若不抱持過高的期待,此時仍是進場好時機。但若民眾堅持要撿投資客認賠出場的貨,梁碧卿說,也不是沒有,但此類產品多半具有風水瑕疵、格局不好,或周邊有嫌惡設施的物件,為投資客在景氣好時購入,碰上奢侈稅也不想留在手中,因此,才有意願認賠殺出,預估越接近6月,此類物件賣壓越重,屆時就是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