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龍斌主持捷運興建史首創且充滿特色松山線通車典禮
松山線通車將是第三條東西向路線完成,總長8.5公里,共有8個地下車站,由西門站至松山站,車程約15分鐘。其中包括中山站、松江南京站及南京復興站分別與淡水信義線、中和新蘆線及文湖線交會轉乘,而西門站原本就與板南線交會。另外,松山站可經由地下通道與台鐵松山車站連接,北門站更可在未來用電動步道直接連通機場捷運線端點台北車站。換言之,松山線8個地下車站中就有6個是交會站,又見證台灣近代化的發展歷史,堪稱是全世界捷運興建史首創,其重要性不可言喻。
松山線11月15日上午6時通車後,台北捷運路網分成5條主要路線各自獨立,以顏色區分,且每條路線都有固定候車的月台,轉乘車站數增加至12個,透過便利的站內轉乘,可至全路網116個車站的任一車站,有效分散目前特定路線在尖峰時間的方向性之人潮。
捷運局說明,松山線工程施工面臨之挑戰,不僅在施工期間配合市政建設,辦理南京東西路共同管道工程以及公共環境更新改善工程。在施工過程每一路段,必須配合站體施工、潛盾掘進、共同管道施工以及道路復原,分階段、分區段進行多次交維改道始能完成。其中有10大困難及障礙:
(1)西門站至北門站間潛盾隧道為首次穿越營運中高速鐵路下方的隧道工程。
(2)北門站台北工廠古蹟挪移,成功保存歷史建物。
(3)配合清代機器局考古作業,變更出入口位置,將清代及日據時代遺址之古蹟、器具等,擺放於站內12個透明展示坑。
(4)北門站至中山站間潛盾隧道穿越塔城公園地下停車場群樁。
(5)南京復興站與文湖線已營運車站交會,增設地上以及地下連通轉乘設施工程。
(6)主變電站二次變更設置地點,壓縮工期於2年內完成。
(7)南京復興站至小巨蛋站間潛盾隧道,遭遇前環亞百貨地錨障礙物。
(8)南京三民站至捷運松山站間潛盾隧道,遭遇正氣橋殘留基樁。
(9)松山站至尾軌間之玉成橋,必須維持通行下進行改建工程。
(10)南京東西路沿線興建共同管道以及用戶端供給管工程建構完整系統。
松山線工程複雜度超過以往之任一捷運路線,過程所遭遇的艱困挑戰,但在市府支持及捷運施工團隊努力排除後,終於順利達成完工通車之使命。捷運局表示,松山線重視建築美感,北門站係第一個就地將古蹟遺址文化元素納入車站的建築,其所在位置正是清代機器局與日據時期鐵道部台北工場所在地,施工期間徒手開挖出珍貴清代地層、磚造水道、唭哩岸石牆、台北工場自來水管、炊事房古走道等,易地保存,設計分為北端牆地層展示「傳奇-翻閱城市的記憶」及12個遺構展示坑,讓民眾對於台北建城130年深厚的文化底蘊有進一步的了解。
松山站源於河流彎曲之處所匯聚成精華薈萃之地,開啟豐富的文化繁景,公共藝術作品藉由「域見」的空間詩意,轉換出「河流彎曲之處 域見繁花光穹」,透過50,250顆LED燈及不鏽鋼管垂直錯落出高低起伏的有機挑空造型,演繹松山豐沛璀璨的歷史起源。松山站與台鐵直接地下連通,步出站外可方便至饒河夜市、慈祐宮或五分埔商圈等,車站附近可說是商機無限。
南京三民站以「社區門戶及都市玄關」為創作主題,呈現本站在城市發展中的特殊性,使捷運車站成為親近社區的一個匯集點。依各出入口的區域特色,共有四件創作作品:綠色叢林心、時尚樂活網、希望未來城及金融華爾街。
台北小巨蛋站的公共藝共分為二區,第一區「推進」,作品以反轉透視的手法造成視覺錯視,結合藝術家洪東祿擅長之光柵片媒材,反映新世代無限的潛能與可能性。第二區「啟動密碼」,以台北小巨蛋站周邊運動歷史地域文化特質為題材,透過摩爾動畫原理,以機械裝置將平面上原本無法解讀的剪影圖像,還原成栩栩如生的動態影像,並以桃紅色及鮮綠色展現運動的活力及能量。
松山線通車後,台北捷運路網興建長度已達134.6公里,載客收費長度則為129.2公里,共有116個車站,預估每日平均載客人數,將自2014年10月之186萬人次提昇至200萬人次以上,配合交通局建設更完整公車專用道路網,將使大台北地區每日大眾運輸使用比率超過40%以上,對改善台北都會區尖峰時間交通狀況及空氣品質等,將會有重大之實質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