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

中國官方將會有更嚴厲的「打房」措施出籠

【MyGoNews衷柏宣/台北報導】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在2010年3月28日起,到2010年的4月2日,連續6天發表6篇「新華時評」,痛批土地財政和腐敗,以及由腐敗產生的高地價、高房價,甚至連墓地價格比房價還貴,讓人感嘆「死不起」。一般觀察家認為,中國官方對於高漲房價所造成的社會問題已經極度反感,如果這樣的「口頭警告」無法讓房市收斂,預料中國官方將會有更嚴厲的「打房」措施出籠。

3月28日新華社的「新華時評」以《紅火景象下的樓市之憂》為題指出,透支未來的賣地財政,決定了房地產市場難以持續,更意味依靠這種方式拉動經濟發展難以持久。3月29日再以《不能讓樓市成為投機者的樂園》為題,告誡地方政府必須轉變發展思路,不能再沉溺於地產投機所帶來的「人氣」和「財氣」當中。罕見的在3月30日連續焦點鎖定在房市,以《堅決清除房價中的「腐敗成本」》為題,房地產業需要公開的不僅是開發成本,而且開發過程涉及的所有審批環節,都應該徹底公開,全面擠壓腐敗的空間。

這樣不尋常的態度,已經讓中國房地產業者開始注意中央的動態與意向,沒想到3月31日新華社再以《瘋狂的房價叫板土地招拍掛》為題指出,從經濟學的角度講,現有的土地招拍掛屬於供給壟斷和需求競爭型。這種供給壟斷與需求競爭並存的模式,必然造成需求方惡性競爭,導致地價不斷暴漲。

到了4月1日新華社的「新華時評」加重火力以《「土地財政」還能維持多久》的論調,說明僅憑所謂「經營城市」的口號,通過「收儲土地」和高價拍賣,轉手就能獲得巨額收益。更何況,房地產開發當年就能見效,對GDP的「貢獻」顯著。如此情況下,又如何寄希望於地方政府主動控制房價?4月2日《稅收槓桿應發揮更大作用》強調房地產市場健康與否,關乎經濟全局,房價高低更關乎百姓利益。因此,房地產調控應該迅速找到有效抓手。隨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健全,行政調控已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應該讓符合市場規律、可靈活運用的稅收槓桿發揮更大作用。

新華社罕見地連續發文痛批房市,一定程度傳達了中共官方的態度,但也再次顯現出中國大陸從中央開始努力壓抑房市,一般認為,新華社發文警告意味十足,也暗示中共官方準備再下重手調控房市。(本文撰寫於2010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