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GoNews衷柏宣/專題報導】房地產行情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接下來,該漲?該跌?始終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這幾年來,喊漲的人,看起來都對!喊跌的人,結果房價卻是是越喊越漲。」但是,房價到底有沒有支撐它繼續上漲的力道呢?其實,喊漲房價的都有他的理由,喊跌房價的也有他的觀點,從他們的論點來看「其實都有道理」。
認為房價會繼續上漲的這一派認為,市場的需求大於供給,在土地稀有的情況下,房屋供應量是不足的,蓋再多的房子也趕不上需求,因此,房價可以繼續上揚的。這個理由乍聽之下是對的,但卻有些文不對題,有偷換概念之嫌。因為,有房子的人通常不止擁有1戶,沒房子的人卻連1戶也沒有,換句話說:「就算房屋市場需求大於供給,那也是部分已經有房子的人不斷的進場買屋,讓房價炒高,那些真正需要房子的人,依舊是買不起房子的族群。」真正需要房子的人買不起,不需要房子的人一直買,終究是會消耗掉市場買氣的。
有人說,房地產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大,能夠帶動的行業很多,因此,要鼓勵房地產的發展,允許房價上漲,這個理由有一定的道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房地產本身相較於電子產業來說,並沒有多少技術層面可言,房地產的高利潤吸引了其它行業的資源向房地產業集中,實際上降低了經濟的長期成長能力,所以,房市發展帶動經濟成長,某些角度上的立論基礎,並沒有那麼紮實。
另外,從金融角度觀察房地產,現階段資金泛濫,隱性通貨膨脹逐漸升高,長期來看,房價總要上漲。加上台灣放寬遺贈稅吸引很大量的台資資金回流,確實造成房地產行情被這些投資性的資金推高,過去幾年,房價不斷上漲的事實也證明這種看法頗有道理,但這種看法也只關注到經濟層面。
房價高漲引發了市場的民怨,所以,中國政府、台灣政府都開始進行「打房」的手段,不過,從實際的成效來觀察,兩岸正的打房效果都看似有限,迷信市場的人常常說「市場的力量最大,政府的干預影響不了市場的長期走勢」,因為,在房地產市場的證據就是政府多次的打房,結果每次房價都是越調越漲。
這種觀點不能說完全不正確,但起碼是不全面,它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房地產遊戲規則不能改變」,如果遊戲規則可以改變,市場力量就不是決定性力量。舉個例子:自行車比賽可以是速度快的得到冠軍,也可以是速度慢的得到冠軍,為什麼呢?因為比賽規則可以設定,當我們設定比賽是快騎比賽,則速度快者冠軍,反之,則速度慢者冠軍。
所以,最大的力量是「設定規則的力量」,而政府就具有設定規則的力量。簡單來說,當政府將房地產市場設定為投資市場時,並允許市場力量自由行動時,市場的力量就是決定性的;當政府將房地產市場設定為必需受到約束管制的生活必需品市場時,市場就沒有什麼力量。
所以,房地產價格要漲?要跌?除了市場經濟因素之外,政府決定規則的力量,才是讓房價上揚或下跌的最重要決策力量,如果,政府用正政策引導,讓房市的潛在需求大幅萎縮,投資房地產的人將逐漸難以找到接手的買家,加上政府從資金和稅收上打擊住房投資需求,投資需求本身也會趨於下降。
所以,現階段的房價飆漲的原因是「政府沒有在管」,或者可以說「政府某些程度刻意的放鬆」,才導致房價飆升,一旦政府出手要管房地產,改變市場遊戲規則,那麼,新一波房市景氣循環,就會從高點開始向下滑動。
這裡最弔詭的則是,2010年台灣有「五都選舉」,為了選票,政府不敢刻意打壓房價,因為擁房者都是具有經濟基礎的選民,除了擁有選票、還擁有選舉贊助資金。2012年有總統大選,還是為了選票,不敢輕易的得罪市場有錢的那一方。所以,政府的「房市遊戲規則」或許會改,但是,以馬英九總統的內閣魄力來看,結論恐怕會是「不必期望改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