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實「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提升全民生活品質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本計畫歷經2006~2008(四年計畫)投入182億元及2009~2014(六年計畫)投入597億元,就改善生活圈道路系統之瓶頸,提升道路系統服務水準之可衡量性指標評估,包括一、達到1小時由地方中心至區域中心目標,預計2015年除花蓮玉里地方中心受限地形無法達到外,其餘皆能達成。二、半小時由各市鎮至地方中心目標,則在2014年已達近94%。
以上指標顯示本計畫已能階段性達成政府對於交通運輸的預期目標。惟為達完善整體交通服務與均衡地區發展的目標,仍有賴持續推動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營建署表示,本期(2015~2018年)中程建設計畫依據生活圈計畫理念,除配合區域建設整體發展之需要,協助地方建構完善路網以有效提升使用效率、改善瓶頸路段及提升區域產業運輸效能外,並就道路建設之多元功能性與配合「跨域加值」來擬定。
在生活圈持續滿足國土計畫對於區域中心、地方中心、市鎮間的交通服務外,本期計畫除就延續性未完工計畫持續辦理外,整體建設計畫目標應配合前述之構想,朝向:一、因應地方必要性交通需求為主的道路,包括城鄉交通要道之打通、市區生活擁塞路段之瓶頸改善等,並積極架構都市防災的安全道路系統。二、強化都市計畫區串接都會高快道路路網、重要產業園區、高鐵站區及大眾運輸場站間聯絡道路之易行性與可及性。三、整建現有道路之行車速度、行車安全、道路品質,並以道路服務人流觀點,評估改善運輸效能增益。四、配合綠運輸政策方向,落實綠色生態道路理念,推動道路人本設施改善、綠色運具友善環境、道路綠化景觀、綠色工法、材質及保水等改造。五、提升地方爭取補助之擇優性選擇與積極性作為,回歸道路興建的交通需求面及可能開發自償性效益,建議縣市政府應以獎勵容積移轉、區段徵收或都市更新等多元方式取得用地,以降低用地費用。
惟在具體落實推動,考量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已推動多年,地方政府業已習於此一機制,故將透過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補助機制的調整,分年分階段來落實道路建設內涵的調整。將以2015~2016為推動落實都市計畫完整路網系統,包括針對瓶頸道路或具重要串聯功能之最後一里打通,2017年以後提升道路多元功能及財務永續,朝向永續之綠建設及落實跨域加值。
營建署表示,2009年至2014年推動的生活圈道路建設,已陸續完成「台中生活圈二號線」等250項道路建設,在低碳節能方面,可節省行車時間及成本約959億元、空汙減量約1億元;在永續環境方面,增加自行車道6萬9,017平方公尺、人行道32萬802平方公尺及綠地面積23萬9,144平方公尺。
在城鄉均衡發展方面,則共完成面積753萬平方公尺的道路空間;此外,行政院也已核定2015年至2018年匡列300億元續辦本期計畫,將會持續傾聽地方人民需求,建構完善交通路網,完成「最後一里路」,並配合人本環境計畫的推動,10米以上道路均協調設置人行道,以提升民眾生活品質,建立以人為本之市區道路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