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屏大湖完工可提高常態供水能力
【MyGoNews廖賢龍/台北報導】目前大高雄地區供水潛能不足,每年枯水期間皆需移用農業用水,水利署表示,高屏大湖完工後,可提高常態供水能力,高濁度期間亦可利用其蓄容水量每日供水60萬噸最長持續25天,作為颱洪期間之備援供水。可大幅減少未來高雄地區枯水期移用農業用水或河川保育用水之情況,對於環境、生態及農民均有助益。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表示,因應莫拉克風災狀況對大高雄供水影響,該局參考地方及環團意見開發伏流水、提昇調度與備援措施、降低漏水率及高屏大湖等多元方案解決。目前修正的高屏大湖開發方案,已較2001年該計畫通過環境影響評估評內容,對環境衝擊小且更為友善的方案,未來工程計畫也必定會在減輕對環境影響及穩定區域供水之原則下進行開發。
南水局表示,第一期開發係利用既有取水及輸水設施,配合引取高屏堰及甲仙堰剩餘水源透過南化高屏聯通管輸水至湖區蓄存,已提升既有取水設施利用率及常態供水潛能,並規劃於湖區設置阻水設施,以減少湖區蓄水與地下水之交換量,經由研究分析成果顯示,不但可有效控制其影響範圍,湖區外地下水位最大洩降並不超過1公尺,高屏大湖第一期開發對毛豆產業影響,將透過相關機關協調方式來解決,維護產業競爭力。
南水局表示,此次環境差異分析變更內容減少蓄水與地下水交互影響,較原環評內容對環境更為有利,完工後透過水源調度管理,建立地下水監測機制,並將進行生態評估與補償措施,落實環評承諾,化解民眾疑慮且爭取更多支持,高屏大湖工程計畫之開發也必定會秉持減輕對環境影響、穩定區域供水之原則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