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內政部:2023年下半年低度使用住宅比率為9.25%,待售新成屋宅數10.1萬宅
全國待售新成屋自2022年第1季逐季攀升,2023年第4季增至10萬1,011宅,為統計以來新高,係因推案量逐漸完工所致(圖/內政部)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全國待售新成屋自2022年第1季逐季攀升,2023年第4季增至10萬1,011宅,為統計以來新高,係因推案量逐漸完工所致(圖/內政部)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內政部2024年6月27日發布「2023年下半年低度使用(用電)住宅及待售新成屋統計」,本期全國低度使用住宅宅數為85萬133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25%,較2023年上半年(上期)減少1,184宅(-0.08個百分點),較2022年下半年(上年同期)增加5萬4,947宅(+0.48個百分點)。全國待售新成屋自2022年第1季逐季攀升,2023年第4季增至10萬1,011宅,為統計以來新高,係因推案量逐漸完工所致。
 
低度使用住宅比率較上期下降,6都僅台中市與台南市較上期增加
 
內政部說明,本期低度使用住宅比率,依縣市別觀察,以台北市6.79%最低、新北市7.33%次低;以金門縣16.99%最高、宜蘭縣14.80%次高。與上期相較,台南市低度使用住宅宅數增加3,813宅最多,其次為台中市的2,798宅;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則以澎湖縣增加1.62個百分點最多,其次為連江縣的1.02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相較,僅金門縣低度使用住宅比率減少。
 
就長期趨勢觀察,2009年至2021年下半年之全國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呈現緩降趨勢,2022年上半年出現反彈後,近2年則呈波動現象。
 
鄉鎮市區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小於6%地區增至14個,大於20%者減至21
 
就鄉鎮市區別觀察,本期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小於6%的地區,由上期的10個增至14個;主要集中於6直轄市,有新北市蘆洲區、中和區、土城區、樹林區、板橋區、新莊區、泰山區及永和區,台北市內湖區、信義區、南港區、松山區,台中市潭子區,台東縣蘭嶼鄉等。
 
本期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大於20%的地區有21個,較上期減少1個;以偏鄉居多,有新北市萬里區、三芝區、石門區、平溪區、雙溪區及烏來區,高雄市那瑪夏區、甲仙區及六龜區,台南市左鎮區,宜蘭縣礁溪鄉,新竹縣五峰鄉,苗栗縣造橋鄉,雲林縣台西鄉,南投縣仁愛鄉,台東縣卑南鄉及大武鄉,花蓮縣豐濱鄉,澎湖縣白沙鄉,金門縣金沙鎮,連江縣莒光鄉等。
 
20坪以下低度使用住宅比率較上期減少、5年以內新屋低度使用住宅比率較上期增加
 
就總面積別觀察,以20坪以下住宅低度使用住宅比率16.96%最高,較上期減少1.06個百分點。就屋齡別觀察,低度使用住宅比率以5年以下21.55%及超過50年以上11.81%較高,兩者分別較上期增加1.69及0.43個百分點。
 
2023年第4季全國待售新成屋[1]總量逾10萬宅,為統計以來最高點
 
內政部表示,全國待售新成屋於2020年第3季至2021年第4季數量呈現平穩,均維持在7萬宅左右,自2022年第1季起呈現上升趨勢,2023年第3季9萬5,701宅,第4季10萬1,011宅,上升至統計以來新高,首次突破10萬宅,且較上季增加5,310宅(+5.55%),較上年同季(2022年第4季)增加1萬8,704宅(+22.72%),係因推案量逐漸完工所致。
 
就6都而言,2023年第4季待售新成屋宅數,以新北市2萬367宅最多,台北市3,782宅最少,6都均較上季與上年同季增加。新北市主要集中淡水區、板橋區與新莊區,皆超過2,100宅;台北市依序為中正區、中山區與大同區,皆超過400宅;桃園市1萬7,246宅,主要集中龜山區、中壢區與桃園區,皆超過3,000宅;台中市1萬5,771宅,主要集中於北屯區、南屯區、烏日區與西屯區,皆超過1,100宅;台南市9,548宅,主要集中於永康區、安南區、歸仁區與善化區,皆超過750宅;高雄市1萬2,233宅,主要集中於三民區、楠梓區與鳳山區,皆超過1,800宅。
 
這本次發布統計數據,可至內政部首頁「快捷服務/土地/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https://pip.moi.gov.tw/)」,自「住宅統計」選單之「政府住宅統計研究報告」,點選「低度使用(用電)住宅、待售新成屋」下載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