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全力支持 北台城市國際化

馬總統全力支持 北台城市國際化

【MyGoNews衷柏宣/綜合報導】全球城市都在擴大,台北都會區的國際地位提昇成為必須發展,因為「當城市國際化之後,城市的價值才能被拿到與世界城市相提並論。」

全球化(Globalization)為台灣帶來的最大變化,是空間發展越來越往都會集中;當我們把台灣視為一個點,和亞洲各國連成一條線的時候,會發覺城市與城市的關係越來越緊密,甚至形成共同生活圈或經濟體,隨著不斷加速的全球變遷與時空收斂進城,所謂的超大型城市(Megacity)或大型都市區域(Mega Metropolitian Area),例如東京圈、上海圈、或是以長江三角洲等在世界各地不斷蔓延,彼此關係越來越緊密的創建成地球村的概念。
政策確立 國土空發展策略計畫執行

在經濟規模(Economies of Scale)和聚集經濟(Agglomeration)的概念下,各地相繼提出了擴大或聯合都市的概念,而因應全球化劇變,歐美各國已展開區域經濟整合行動,東亞各國近年也逐漸興起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的熱潮,中國、日本與東協各國,甚至達成了自由貿易區協定,國與國之間的互動關係,已達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步,台灣也正式與中國簽訂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貿易協定;這種先由自己本身城市擴大做起,再發展到區域城市相互結盟、合作的趨勢,正以一股極快速的速度發展中。

台灣當然清楚這樣的趨勢,因此,行政院於2010年2月22日正式核定「國土空發展策略計畫」,將「區域合作」或「區域治理」的概念落實到未來的城市擴大,將推動7大區域內之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共同參與成立各區域發展合作平台,並且將該平台定位為推動區域合作之組織(RPO,Regional Plqnning Organization)。內政部在接獲行政院指示後,依據「國土空發展策略計畫」內容已經展開相關作業,並且於2005年由北部開始做起。
「台北都」打造台灣全球新能見度

所以,由中央政府主導,北台灣8個縣市(包括宜蘭縣、基隆市、台北縣、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及苗栗縣)地方政府全力配合的「台灣北部地區城市擴大」正積極展開,這8個縣市擁有土地面積9100餘平方公里,佔台灣1/4強的土地面積,更擁有近半的戶籍人口和工業產值,站在這樣趨勢的浪頭上,所有民眾應該先清楚的知道,「台北都」城市擴大的方向。

北台區域既然已成為台灣空間發展的重心,人口與產業除了向都會區外圍移動,也會沿著交通軸線呈帶狀發展,逐漸形成一條都會走廊帶,在面對世界的競爭,有必要整合北台區域縣市的空間資源,以利串聯其他都會區域,加強競爭優勢。期盼形成的北台生活圈,能夠在全球都會網路上佔有一席之地。

聯合國預測,2015年在亞洲地區,會有35個超過1000萬人口的都市,台北市目前人口200多萬,要如何跟日本東京、大陸上海或廈門競爭?納入北台8縣市後,人口才超過1000萬,包括水資源、人力資源、土地資源,甚至遊憩資源才能相互支援,就此可以看出,區域發展是絕對必要。
馬總統:台灣必須跟上城市擴大趨勢

總統馬英九談到北台灣城市擴大發展的趨勢時,他指出:「全球國家間的競爭,其實就是城市的競爭,而國際化大都會區的存在,是所有先進國家所必具備的條件。在另外一方面,區域經濟的整合已經如火如荼在歐洲、美洲及東南亞地區進行中,台灣必須跟上這個趨勢。」在中央政府的城市擴大架構中,基本概念則是「以基隆為港、台北為貿易資訊中心、桃園為運籌中心、新竹為科技中心,而以宜蘭、苗栗為特色產業生活圈」。

事實上,台北與北台灣已經形成了都會和外擴都會區域(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的北台灣都市區域(City-region)的關係,台北的影響力早已將台北縣市與基隆市涵蓋在同一概念區域當中,甚至遠達桃園、新竹。以都市區域的概念來做討論,一則早已連成一片的都市建成區域,因此,確實有行政區調整的必要。目前看到政府積極推動的就是台北縣升格直轄市,以及升格之後的「新北市」未來與台北市、基隆市合併討論成為「台北都」模式,未來「台北國際城」的新概念,經逐漸被市場普遍討論、認同。
當城市國際化 才能與世界城市相提並論

台北地區為什麼要與國際城市比較?因為全球城市的發展趨勢都是如此,唯有透過城市擴大架構,才能讓城市資源更豐富,更能夠被世界看見。所以,當紐約、倫敦、法國、東京、上海、首爾……不斷透過城市擴大提昇自己都會區的世界地位之際,台北都會區的國際地位提昇,自然成為必須發展的途徑,因為「當城市國際化之後,城市的價值才能被拿到與世界城市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