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解讀報告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全文發布。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長張曉端女士指出,不論是區域合作的方向還是中心城市的劃定都與此前的預期基本吻合,這反映出規劃綱要本身對市場及現狀的尊重,發揮現有的優勢,謀求更深入全面的合作融合以增強整個區域的發展動能,甚至將這種新的動能輻射影響到更廣闊的範圍。規劃綱要同時對粵港澳大灣區空間佈局、科創中心、基建交通、產業體係等多方面均做出了明確指引,為大灣區建設工作的落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推進粵港澳三地全面對接
“廣東省政府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要加強溝通協商,穩步落實《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與本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
放眼全球,不管是舊金山灣區還是紐約灣區都通過成立傳統行政管理體制之外的跨區域性機構從規劃、協調等多方面推進區域融合。在廣東省內部,珠三角協調發展的步伐推進已久,城市間體制、制度等方面無太多差異,合作密切;然而“在'一國兩制'下,粵港澳社會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分屬於不同關稅區域”等方面的既存困難中,清晰可見規劃綱要對粵、港、澳三方協商合作以消除壁壘、探索新模式、激發新動能的要求,粵港澳地區間的融合乃重中之重,也將會是未來灣區發展的挑戰所在。同時,涉及各領域的灣區協調機制和具體落實舉措將持續出台,從貨幣、金融、法律等多方面推進三地對接。
2.中心城市發揮重要的核心引擎帶動作用
不同於其他多數灣區經濟體明確單一的中心城市帶動,粵港澳大灣區在“一國兩制、強市鼎足而立”的特殊背景下,既出於國家發展戰略考量,也以實際發展情況為依據,確立了港、澳、廣、深四大中心城市,每一城都實力雄厚並各具特色。
作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香港聚集了大量金融機構和相關服務產業,能夠提供最便捷的國際融資服務,對大灣區乃至全球極具輻射影響力。同時,香港擁有眾多一流的高校和高端科技研機構,在科技研發、知識產權和相關運作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是打造粵港澳科創灣區的源頭支撐力量,此外其國際航運、航空樞紐的地位也極具影響力。澳門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經濟日趨多元化,對推動大灣區建設亦具有重大意義。廣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具有深厚的積澱,紮實的產業基礎及豐富的科研人才資源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內驅力,為灣區建設提供多方位的支持。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在中國科創板塊中可謂翹楚,不論是高新技術產值還是其對經濟總量的貢獻率在各大城市中都居於前列。龍頭企業、高成長的初創型企業及上下游的中小型企業共同構築了深圳科創產業持續發展的企業梯隊。這都令我們相信,深圳將逐漸成長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3.規劃重要節點城市,珠江西岸迎來發展提速
除了核心城市,其他城市在協同機制的帶動下也將逐漸消除市場分割和過度競爭,實現功能互補。在珠江東岸,廣州東部和中部—東莞—深圳—香港這條黃金軸線上集聚了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在珠江西岸,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及可能建設的深珠跨海通道等重大基建項目是加強東西兩岸溝通交流的重要途徑。“以珠海、佛山為龍頭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支持佛山深入開展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灣區西岸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4.深度融合強化發展科創產業,打造完善的生態體系
“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構建開放型融合發展的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集聚國際創新資源,優化創新制度和政策環境,著力提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
正如我們在粵港澳大灣區系列研究報告之《科創內核驅動灣區發展》中所說的,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基礎和世界知名灣區發展特點可以看出,粵港澳已經具備打造科技灣區的條件——科研教育、創新創業、生產製造、資本集聚等,而廣州、深圳、東莞、香港等地恰恰具備在這些方面的發展優勢,將共同且有效的促進產學研結合、企業發展及創新成果的轉化。實際上,處於廣深段的科創產業融合已深入開展,目前深圳作為科創中心產業外溢對東莞的帶動、廣州密集的教育資源對深圳的支持等不勝枚舉,隨著科技走廊延伸至香港、澳門,相信其將成為打造粵港澳國際科創灣區的核心帶動力量。
規劃綱要同時指出,“支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要科研機構和重大創新平台在大灣區佈局建設、支持設立粵港澳產學研創新聯盟、研究實施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勵科技和學術人才交往交流。”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發展前景可期。
5.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基礎設施互通互聯是灣區融合發展的基礎。近年來,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多項增強灣區聯繫的重大工程得以快速推進。廣東正在按照國家要求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計劃於 2019 年上半年出台,以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為重點。可以預期,大灣區城際鐵路將較原有規劃更加發達密布,而結合規劃綱要提及的近期至 2022 年的目標,預計未來四年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大大提速。
6.合作平台迎來發展利好,重點區域前景可期
“加快推進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平台開發建設,充分發揮其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範作用,拓展港澳發展空間,推動公共服務合作共享,引領帶動粵港澳全面合作。”
前海、南沙、橫琴作為灣區融合的示範區,此前已取得不少成果——至2018年末,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引進港澳企業10,800家、南沙和橫琴自貿區也分別有2872家、2744家,且港澳企業增加速度不斷提升。已集聚多重發展利好的三地再次作為粵港澳合作發展重大平台被寄予厚望,預計前海的發展空間、產業前景、配套政策及服務等都有望迎來進一步的利好;南沙、橫琴作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在“構建'半小時交通圈'、 打造華南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高地、高水平建設珠海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等一些新的重大舉措下,也將全面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此外,規劃綱要還明確了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毗鄰的深方科創園區、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江門銀湖灣濱海地區、東莞濱海灣地區、佛山南海區等多個區域的重點發展方向,作為灣區合作發展的重要平台,這些區域的發展無疑會迎來更多的利好與支持。
戴德梁行粵港澳大灣區及海南自由貿易港業務發展總經理及高級董事江冰河先生表示,涵蓋了宏觀發展方向及諸多具體措施的規劃綱要將引領粵港澳大灣區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緊隨其後,相信一系列專項規劃、政策措施等將會持續出台,推進規劃綱要的落實,促進灣區加速發展,一個充滿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將最終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