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

台灣房市多頭總司令顏炳立也於10月個人專文中以「房地產市場邁入高消費的金錢遊戲」為題,提醒政府正視居住正義問題,採取全面且結構性政策應對。

【MyGoNews 林承志/台北報導】瑞士銀行調查全球主要都市價格收入比,調查結果指出,在亞洲城市生活比在歐美要辛苦多了,若以台北與紐約相比,扣除房租台北物價水準約是紐約的73%,而收入卻只有37%,等於買一樣東西,在台北要比在紐約辛苦兩倍。無獨有偶,台灣房市多頭總司令顏炳立也於10月個人專文中以「房地產市場邁入高消費的金錢遊戲」為題,提醒政府正視居住正義問題,採取全面且結構性政策應對。

顏炳立於10月市場觀點的文中提到,最近聽到信義計畫區90幾坪、5年新的花園住宅,在9月初以每坪210萬成交,它不是豪宅只是個高級住宅,居然也能賣到豪宅價格。最近有朋友詢問景美區位於國小附近,36年、4層樓公寓,30出頭坪,一坪居然買到40~50萬,舊公寓都買此價了,無法想像新屋要開多少價?也許以總價來思考,1500~1600萬的總價中產階級負擔得起,但對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講是遙不可及,情何以堪。

信義計劃區,總價動輒都是每戶2~3億,每建坪200~300萬,對富豪來說沒甚麼,但對一個小康家庭卻是一個天文數字,以月薪幾萬元恐怕從清朝存到民國都不見得買得到。台灣政府面對這的情勢,除了打壓外仍需積極思考民眾薪資所得與房價的落差,人生來有住的權利,努力也能圓夢,假設中產階級以下的上班族,一生都無法取得住宅,社會不知會變成怎樣。

顏炳立表示,政府實施居住正義、除打房外,更應積極建構一個交通、生活機能完善方便的平價合宜住宅,並以出租不以買賣為主,即便在郊區也能完成住有其屋的美夢,一般民眾對高漲的房價買賣是負擔不起,但租金是負擔得起。除打壓有錢人的投資行為外,更應支持推出大量的合宜住宅,建構好生活環境,是政府在高房價下需面對的課題,此外仍需積極改善民眾的薪資結構與就業環境,增加民眾的購屋能力,而非一再打壓市場投資行為。

資金行情不止,漲勢不會止,全世界的財富最後會集中在不動產,來彰顯自己的位階,台灣最精華的不動產就是土地,而最具有潛力的土地就在台北市,但台北市已經沒有什麼地了,那在台北市擁有房子的人就可以成就自己的資產價值。

顏炳立認為,短期內看起來房價是不容易下調,在土地、豪宅、店面、辦公室不斷互相交相投資情況下,有錢人仍會去追逐心中所想要的,而面對望屋興嘆,增值的影響跟資產在拉拔,奢侈稅使得房地產流量管制逼得房價居高不下,是市場必然的趨勢。

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口袋深的人,只要任何的利空都應該嘗試著買進自己想要的房地產,而交通條件能夠符合自己需求的也應該要買進。顏炳立悲觀的表示,因為不斷湧進的資金潮使得台灣貨幣的購買力愈來愈低,而全世界大印鈔票更讓人覺得高房價離一般老百姓愈來愈遠了,面對房市,未來只有『看』而已,『買』恐怕是遙不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