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法院的要求下,央行一大早直接發函給所有的金融機構,要求金融機構收到文之後的3天內,區分出(A)一般貸款戶和(B)投資戶的房貸授信條件,據實填寫貸款成數、貸款利率、負債所得比、寬限期、以及有沒有對投資戶做出區別,區別的標準是什麼。
央行還要求金融機構,(1)貸款成數一律填寫最高貸款成數;(2)貸款利率如果是一般貸款戶,直接填寫第1期的優惠利率,(3) 貸款利率如果是投資客,則要填寫比一般貸款戶加碼多少個百分點;(4)寬限期一律填寫最長的寬限期。
央行官員說,先看各家銀行填報的結果再說,如果銀行承做投資客房貸的比例偏高,或者給的成數太高、利率太低,房貸條件過於寬鬆,央行將適度導正,提醒銀行注意授信風險;銀行授信,不能只看房價高低,而要回歸貸款人本身,因為一旦房價修正,銀行的授信風險將會提高。
面對台灣民怨之首的「高房價」,除了行政院長吳敦義開始關心之外,各個相關機構也開始動起來,金融機構在央行的要求下,勢必對於將來房貸個案的放貸條件轉趨嚴格,不過「有實力的投資者,對於金融機構的緊縮貸款條件,其實並沒有那麼在意。」一位金融機構承辦多年的放款部主管私下這麼表示,以台北市1戶普通3房2廳40坪住宅來說,用均價每坪50萬元計算,總金額是2000萬元,貸款7成是1400萬元,如果日後被認定為投資客的放貸成數降為6成,這戶房屋的貸款金額降為1200萬元,中間差距是200萬元,對於能夠有實力購買2000萬元房屋的人來說,影響其實是有限的。
不過,當政府宣示要處理房價過高的相關問題之際,財政部已經暫停台北市土地的標售作業,金融機構這個時候再加進來循著政策模式做金融手段的限制,對於房地產的氣勢來說,的確會產生一點壓抑的效果,這個效果能有多大,現在還看不出來。如果政府有心全力的遏止房價的狂飆,這個時候,或許找個名目,針對近年全力炒作的建商或者利用囤地賺取大量暴利的壽險公司進行「財務調查」,以「查帳」的方式了解一下公司的財務,讓這些「炒手」真正感受到政府是玩真的,當這些「炒手」不再炒作的時候,或許可以還回給市場一段平靜時間,讓房價回歸理性。(本文撰寫於2010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