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利多!淡海輕軌首列車見面會,全線2018年底完工(圖:新北市政府)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淡海輕軌」是北台灣第一個輕軌系統,也是台灣首例執行「國車國造」的重要計畫,2016年12月27日首列車正式在淡海輕軌現場與大家見面,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致詞時表示,第一輛由台灣國家團隊生產的淡海輕軌列車完工,象徵台灣未來在軌道運輸產業上將與世界各國共同競爭,不僅是台灣的驕傲,也是輕軌工業重要的里程碑,目前淡海輕軌第一期工程進度已將近5成,首列車27日已按照合約期程來到淡水現場,後續列車將開始進行靜態測試及性能調整等作業,並配合全線號誌及通訊系統進度進行相關測試,為2018年底完工的目標做好準備。
淡水區居民期待已久的淡海輕軌首列車,12月22日深夜自新竹台灣車輛公司經國道運送至位於新北市淡水的輕軌工地,23日清晨抵達後,當日上午9時開始進行吊掛組裝,並進行一連串檢查測試,並將列車通電移動至淡海新市鎮站(G07)旁,整個過程吸引許多關心的民眾與捷運迷拍照PO網分享,列車經整理過後,27日正式與淡水地區的民眾見面,並開放民眾上車參觀,27日的祈福見面會現場也找來淡水地區知名的書法家謝瑞煌當眾揮毫給民眾寫春聯祝福,淡水青島武館的舞獅開場表演更是熱鬧精彩,捷運局表示,除了邀地方居民同樂外,也特別邀請了一群捷運與軌道愛好者前來近距離與列車面對面,共同參與這歷史時刻。
外型是以海為意象的流線型設計,車身彩繪的水藍色代表淡水河清流,白色象徵水面映射之日光,兩者交界處的漸層,就像是淡水河面波光粼粼,同時穿插一絲綠意,象徵觀音山倒影
淡海輕軌列車由台灣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國福伊特公司(Voith Engineering Service)跨國合作,從設計、製造到測試,全車在台灣完成,外型是以海為意象的流線型設計,車身彩繪的水藍色代表淡水河清流,白色象徵水面映射之日光,兩者交界處的漸層,就像是淡水河面波光粼粼,同時穿插一絲綠意,象徵觀音山倒影;列車材質特別選用不鏽鋼與耐候鋼,車廂內外都採用水藍色系設計,與淡水地區的藍天海景相呼應,大型的觀景車窗,淡水美景一覽無遺,整列車可說是配合淡水地區的氣候和地理量身打造;每列車由5節車廂組成,屬於輕運量有人駕駛的100%低底盤列車,營運最高速度每小時70公里,可載運265人,車廂間平坦的貫通走道,寬敞的無障礙空間,貼心兼顧所有乘客的需求,淡海輕軌列車也是全國第一輛全車使用LED燈具的軌道車輛。
淡海輕軌工程要安全與進度並重,穩健達成2018年底完工的目標
為了讓國內輕軌系統朝向單純化、最佳化、本土化目標前進,有效降低建置、營運及維修成本,也可確保後續系統擴充的相容性,淡海輕軌是全國首例以『全生命週期』概念推動,從興建、營運到後續維修,都以追求成本最佳化為目標。
新北市捷運工程局長趙紹廉表示,經綜合考量後決定由招標策略下手,藉由後續擴充方式,將安坑、淡海二期、五股、八里與三芝輕軌納入擴充項目,把輕軌市場做大,吸引國內與國外專業廠商技術合作參與投標,促成全台首例輕軌列車國車國造計畫,跨國合作完整導入車輛設計與系統整合能力,進行關鍵技術轉移,協助台灣建立自主的軌道車輛工業。
淡海輕軌完工營運後,淡水地區上下班時間長期塞車的狀況可望紓緩,為新北市民眾提供快捷、安全、舒適的交通服務。
未來新北市整體輕軌路網系統將共用一座5級維修機廠,建置面積約可節省88,000平方公尺,可降低機廠維修設備採購費用約12億元,各路線的備品與耗材也因機電系統單純化可彈性調度,列車維修費用預估一年約可省下2,400萬元。
淡海輕軌列車全車在台灣設計、製造與測試,國內廠商逐步掌握關鍵技術與設備規範後,於國內挑選適合的零件供應商或配合國內研究單位協助廠商開發,協助國內建立自主的軌道車輛工業、零組件供應鏈,目標在2025年將輕軌零組件國產化推展至50%以上,預估可創造近萬個就業機會。目前初步規劃國產化項目為車體結構、車內空調、客室玻璃、客室座椅、車上燈具、駕駛台、轉向架框等,預期可創造國產化產值至少新台幣38億,後續營運維修商機達30億元以上,若將其他縣市輕軌電車建設及後續維運費用納入,國產化商機將可達144億元以上。
淡海輕軌第一期統包工程包括綠山線自紅樹林站(G01)到崁頂站(G08)共11站,以及藍海線的台北海洋學院站(B06)、沙崙站(B07)及淡水漁人碼頭站(B08)等3站,全長9.55公里,設14個車站,1個機廠,2017年8月淡海輕軌全部15列車將陸續完工交車,淡海輕軌工程要安全與進度並重,穩健達成2018年底完工的目標,完工營運後,淡水地區上下班時間長期塞車的狀況可望紓緩,為新北市民眾提供快捷、安全、舒適的交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