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股票投資高手都十分相信「技術分析」,個股的買進、賣出時間點,總是會依據著技術線型所透露出來的訊息操作,所以,坊間可以看到一堆技術分析的參考書籍,這是很多股市投資者奉為圭臬的操作法則,因為「技術分析是不帶感情的,技術線型通常都會很理性的展現出股票操作方向。」
在股票市場中,有所謂「價漲量縮」的名詞,這樣的技術線型背後代表2個重要的操作焦點:
(1)多頭行情出現價量背離,亦即價漲量縮,代表漲勢即將終止(行情可能反轉或短線回檔或進入盤整),應該找尋賣出機會。
(2)空頭行情出現價量背離,亦即價跌量增,代表跌勢即將終止(行情可能反轉或短線反彈或進入盤整),應該找尋買進機會。
所以,奉行技術線型操作的人都會先看看現在的盤勢是處於「多頭」還是「空頭」?然後才決定是要「賣出」還是「買進」。一位資深的股市投資者說:「這樣的觀察方式通常都很準。」
把這樣的操作心法,放到房地產的產業表現中,其實是一樣可行的,只要房地產有「成交量」、「成交值」的統計數據,把這樣的統計數據做成走勢圖,就形成了「成交量」的趨勢線,與「成交價」的趨勢線,把這2條線放在一起,就可以用「量」與「價」的關係來分析房地產現況是「價漲量縮」還是「價跌量增」……之類的技術線型。
MyGo.com在2010年2月4日一篇文章「北縣多頭房市價漲量縮 找賣點?」中,已經提到----國泰建設與政治大學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在2010年1月28日發表2009年第4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其中一項指標數據是,台北縣2009年第4季成交規模創下14年來新高;但是,台北縣地政局公布2009年第4季房市全縣交易量,共計3萬434件,卻相較第3季3萬3912件,下跌10.3%。
這中間的差異是,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講的是「交易規模」創新高,這部分指的是「交易金額」,而台北縣地政局統計的是「全縣交易量」,這部份說的是「交易件數」,所以,當「交易金額」創新高、「交易件數」卻下跌,結論就是,2009年台北縣房價上漲得幅度「很大」,形成「價漲量縮」的狀況。
2010年3月8日出刊的第1163期《商業周刊》也報導----「來看看實情:房價看似衝高,房屋成交量卻開始反轉,2009年第4季,北市「信義房價指數」飆至220新高點,然而成交量卻是過去1年來首度下滑,約5%。這個5%,看似不大,卻對大台北房價提出一個訊,就如同股市的價漲量縮,意味著買盤開始縮手,不願意繼續追高。」
MyGo.com一個月之前已經發現房市「價漲量縮」的現象,提醒了MyGo.com的讀者與廣大民眾,1個月後,《商業周刊》報導也跟進證實了房市進入「價漲量縮」的技術線型趨勢,從不同的資訊管道觀察出同一個結論,房地產現階段在多頭的市場中出現了「價漲量縮」,套用股票技術分析的操作理論來看,「代表漲勢即將終止,應該找尋賣出機會。」用股票的技術線型理論看房地產,不見得一定準確,但卻是一個參考依據。(本文撰寫於2010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