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設比改革單價恐升,考驗市場接受度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政府有意推動公設比改革,第一是針對停車位改革,避免將車道灌到「大公」,第二是檢討免計容積項目,公設比合理化對於消費者相當受惠,但由於個案的總銷售金額不變,一旦可銷售的坪數減少,就可能反映在單價上,將考驗市場的接受度。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公設比透明化與合理化,可提供消費者有足夠資訊判斷,由於小公面積較為固定,僅能透過設計規畫調整,但是大公登記就有許多彈性空間,個案也會看當下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比例去調整,目前比較常見大樓公設比約在33%~35%,一旦調整到30%,銷售的面積減少勢必反映到單價上,不過景氣好時,消費者較容易接受,景氣欠佳時,可能消費者就會更在意單價問題。
以總價1000萬元房屋為例,一間實坪一樣大的房子,扣除公設比為21.7坪,則公設比35%狀況下,總面積為33.3坪,房屋單價為30萬,公設比30%條件下,一樣大的房子面積為31坪,則單價增加到32.3萬元,假如更極端降到25%,則一樣大的房子面積剩28.9坪,單價就拉高到34.6萬元,就與35%公設比的單價有明顯差異,不過房屋的總價都是1千萬元不變。
曾敬德表示,根據過去雨遮不登記的經驗,雖然房屋總價不變,但會反映在單價上,預售案銷售時若客戶對單價有疑慮,也會對比附近有雨遮的新成屋,拆算扣除雨遮後的單價,降低客戶疑慮,同樣若是公設調整,也有可能會影響新舊制的單價差異,不過目前還在研議階段,預料真正發生影響可能會是之後的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