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推估 台灣「人口紅利」已經不在了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人口推估 台灣「人口紅利」已經不在了
新聞摘要
  • 人口推估 台灣「人口紅利」已經不在了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依據國發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至2065年)」報告,我國人口長期變動趨勢與前次推估差異不大,惟因2016、2017年總生育率分別降至1.17及1.13人,低於前次假設水準,本次推估在生育率達1.2人之假設情境下(中推估),我國總人口將於2021年達最高峰2,361萬人,較前次推估提前3年及減少13萬人;若總生育率能反轉回升,在2030年達成1.4人之政策目標,並於2040年升至1.5人水準(高推估),則人口成長將可持續至2027年,最高峰達2,372萬人。在低、中、高推估三種不同假設情境下,2065年總人口數將降為1,601萬至1,880萬人之間,與2018年相比,約減少2至3成。
 
在人口年齡結構變動方面,我國未來仍維持高齡少子化趨勢,15-64歲青壯年人口(又稱工作年齡人口)自2015年達最高峰後開始下降,目前占比仍大於66.7%,尚處人口紅利階段,惟根據中推估結果,預估此人口紅利將於2027年消失,且與今(2018)年相比,2030年工作年齡人口將降至1,515萬人,減幅約1成;至2065年則減少為862萬人(減49.6%)。在0-14歲幼年人口部分,受育齡婦女人數減少及年齡偏高齡化影響,未來幼年人口數將持續下降,預估2030年將減少至268萬人(減12.1%),至2065年將減少至159萬人(減48.0%)。
 
 
在高齡化趨勢方面,我國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並於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預估8年後(2026年),我國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的一員,高齡化速度較歐、美、日等國為快。預估2030年老年人口將增至559萬人(增63.1%),2065年再增至715萬人(增108.4%),占總人口比重達41.2%。
 
面對人口即將減少及高齡少子化之結構變遷,相關部會陸續規劃推動相關政策,包括:
 
(一)行政院於本年7月核定「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2018-2022年)」,致力擴展平價教保服務,並對未接受服務之家庭提供育兒津貼,減輕年輕夫妻養育負擔,提升國人生育養育意願。
 
(二)為提高勞動生產力並因應未來產業發展所需,為因應新經濟數位時代來臨,政府刻正AI行動計畫,促使人力資源有效運用。
 
(三)為充裕我國產業發展所需人力,政府積極推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並刻正預告「新經濟移民法(草案)」等,期能協助我國產業及人力資本升級,並希望長期能改善我國人口結構。
 
(四)在面對高齡社會之際,營造友善高齡社會刻不容緩,我國於2017年1月起實施長照十年計畫2.0,以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長照問題。另勞動部亦刻正推動之「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法(草案)」,即針對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在就業方面提供積極協助。
 
 
在本次委員會議中,各委員就我國未來人口結構變遷議題進行充分討論。國發會主任委員陳美伶指出,為解決台灣少子女化的問題,賴清德院長於2017年上任後,立刻啟動召開「育人攬才及移民政策專案會議」,行政院更2018年在地方創生政策中,訂定將總生育率在2022年提升至1.25人,2030年提升至1.4人,並以總人口不低於2,000萬人作為施政目標。
 
陳主任委員並強調,本報告可做為政府政策規劃之依據,針對可預見之人口結構變遷,政府應及早準備,預為因應,現階段除強化推動的少子女化對策外,為了因應數位經濟的來臨,我們也應從小扎根加強相關技能的培訓,使人力資源做有效的配置及運用。同時,為了減輕少子女化帶來的壓力,提升我國競爭力,營造友善移民環境也將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向。本次會議的討論只是個開端,未來期許各部會都主動積極推動相關政策,以期達到院長揭示的「生生不息」、「均衡台灣」施政願景。
 
有關「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至2065年)」報告,可至本會網站下載,網址如下:國家發展委員會首頁(http://www.ndc.gov.tw)/主要業務/人力資源發展/人口與人力推估/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至20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