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蛻變接棒,大同再生計畫登場,建成圓環變綠地,再現大稻埕風華(圖:台北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域情報
台北蛻變接棒,大同再生計畫登場,建成圓環變綠地,再現大稻埕風華(圖:台北市政府)
新聞摘要
  • 台北蛻變接棒,大同再生計畫登場,建成圓環變綠地,再現大稻埕風華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台北市政府接續著西區門戶計畫的成功,大同再生計畫粉墨登場,2017年初拆除建成圓環美食館後,由公園處接棒闢建為綠地廣場,台北市市長柯文哲特別於2017年7月20日參加建成圓環改造完工啟用典禮,重現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古蹟,搭配廣場地景歷史意象及AR擴增實境APP,喚起建成圓環歷史回憶,特別於世大運舉辦前夕完工開放,讓外國朋友也能實地參觀台北城繁華的歷史,也讓繁忙的台北城,多一處休憩的空間。
 
 
在台北市舊城區的發展歷史中,「建成圓環」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當年的設置如同大稻埕鬧區的心臟,位於重慶北路、南京西路、寧夏路與天水路等4條路匯集的圓點,不僅帶動當地的工商繁榮,擴展到周邊舊建成區,更是許多成功企業人士孕育的搖籃。幾經歷史變遷,從早期2002年重建工程開挖地基時所發現的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古蹟,到許多人舌尖美食記憶的建成圓環。
 
柯文哲指出,建成圓環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當時是個充滿花香的同心圓式的七里香花圃,百年來歷經多次興衰,承接著新舊台北的歷史,2003年「建成圓環美食館」開幕後,經13年不斷轉換經營模式卻未見起色,於是北市府召開6場座談會,搭配26次地方訪談,整合民意後決定打造建成圓環成為多功能的休閒綠廣場,讓「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重現,並期許市民及遊客能被建成圓環的文史地景吸引,進而瞭解大稻埕的歷史。
 
工務局長彭振聲表示,嶄新的建成圓環將內含「1908年圓公園時期」、「1943年二戰時期」、「1950年圓環鼎盛時期」、「2003年建成圓環美食館」各階段的歷史,利用陰刻地坪、古蹟保護牆、座椅牆、玻璃導覽牌等設施,暗示各時期建成圓環範圍,讓民眾實地尋找並感受建成圓環的歷史變遷。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緬懷過去的歷史軌跡之外,更從圓環的起源「1908年的圓公園」出發,種植了四季皆具有香氣的植物來營造芬芳的圓環,重拾往日香氣的記憶,降低周邊道路的干擾,增加景觀視覺及嗅覺的豐富性。
 
 
公園處長黃立遠表示,隨著城市向前邁進,改建中的圓環亦循著1950的文藝脈絡,結合旺台基金會創辦人捐贈包括「八音」、「思想起」等文藝雕塑,喚起市民對圓環歷史的回憶,浸潤都市文藝及陶冶民眾身心靈的勝地。建成圓環蛻變為都市綠洲,除保留原有古井外,將打造噴泉休憩及都市綠蔭廣場,並結合基金會捐贈4組件公共藝術作品緬懷過去展望未來,讓忙碌的市民也能透過藝術作品,陶冶身心,增加與市民之文化對談,提供休憩、嬉戲、及緬懷、回憶的空間,共同為西區繁榮、發展盡一份力。
 
公園處工務科科長洪鳳琴說明,修復前的「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位於地下2公尺處,是目前台北市僅有出土之最大的防空蓄水池,為了避免將來開放之後氣候條件對於古蹟的傷害,本工程特別遵循市府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查的決議進行修復及保護,古蹟周遭景觀配合採用下沉式廣場設計,兼具解說及觀賞視野,降低古蹟與民眾的距離,透過古蹟的修復,喚起更多市民的歷史記憶。
 
改建後建成圓環中央設置乾式噴泉,讓民眾能夠帶著小朋友來玩水,隱喻著建成圓環的重生,期盼展望未來,生生不息,使得建成圓環重新成為人潮聚集的新地標,大同再生計畫成功地展現在大家面前,讓市民朋友看見台北的改變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