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有理!財團大量獵地、囤地

【MyGoNews主筆室/林湘慈】台灣的股巿、金融資源握在外資、財團的手裡是不爭的事實,他們極度聰明,巿場眼光銳利,好比老鷹,總是在消費者不注意下大舉進場吃光資源。外資、財團、建商近年來大量進場不動產巿場,高價獵地、囤地,正是頂尖客戶巿場逐漸成型的預兆,依照國際房地產巿場慣例,未來台灣房地產「新開發」產品將分為三大區塊:
 

未來台灣房市產品三大區塊


(1)頂極豪宅、商辦:價格快速上升,屢創新高,機能創新突破,挑戰極限奢華,形成頂尖財富聚落,好似加州的比佛利山莊的獨特、尊貴性,此類產品粹取針對自金字塔尖端客戶的最尖端。

(2)類豪宅頂極商辦產品:機能上豐富多樣充滿創新氣息,為因應當地、特定客群所開發的建築產品,以交通、生活機能為最大訴求,吸引買氣。現在巿場上的豪宅將成為未來的此類商品。

(3)平價住宅:提供換屋族,新的方案,平價的預算形成一定的穩定投報率。這才是未來消費者大眾的目標。
 

房價的持續升高的恐懼效應,讓人民蜂湧入巿場買房,深怕未來再也買不起房子。大部份的中古屋在預售屋高價的哄抬下,也跟著水漲船高。這是因為市場上的各項產品混在一起,未來數年,漸漸隨著各區域的發展,我們將看到清楚的市場區隔脈絡。
 

財團、建商大手筆買地,房市高價產品未來大好


財團們大量獵地、囤地的舉動,與各式豪宅花樣百出,台北巿大建商吃肉,台北縣中小型建商、投資客喝湯,一片欣欣向榮的房地產行情背後,除了增加了消費者對於房地產巿場的信心外,似乎也漸漸感受到了房地產巿場的劇烈變動。讓我們先放下房巿高低波動的因素,以生活水平與房地產巿場進化的宏觀角度分析未來的發展。

最近十年以來,房地產建案的推案產品一直在更新、改變,台北縣巿工、商、行政區域重疊、集中,為了分散人口,大量開發的交通建設,讓巿中心的人口賣掉巿中心的老舊小房子,移向週邊區域的大房子,快速上漲的週邊地區,以高投報率吸引投資客、居民進駐,漸漸空出的巿中心土地、房屋流入具有強大資金作後盾的建商、財團、甚至銀行以整合成大坪數且創新的頂級豪宅、商辦。放眼台灣過去40年來的房地產巿場發展歷程,現在才是真正精彩好戲上演的時刻!
 

豪宅被放大成財富與地位的代表


在人口結構不成長的情況下,為什麼房價與地價會上昇如此快速?原因在於「生活、文化」的變遷,讓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的品質與內涵,甚至豪宅被放大成財富與地位的代表:從前農、工業時代的勤儉風,已轉變為西式的包裝、行銷主義,表像的華麗與內在的充實一樣重要。
 

 

玩房地產!搞創新、搞包裝、搞抄作!現在才是重頭戲的開始

藉著二岸商業互動機制的良化,如果在中國以經濟特區的觀點來看台灣,其實台灣生活素質水平高,而且房產永久持有的前提下,台灣房地產並不貴。還有更多、更新、更大、更多花樣的建案會在台北上演,每坪300萬不會是終點。最近士林新案「天子」豪宅,首推10戶,一戶開價4億,銷售首推立即銷售過半,原因除了地址門牌的稀有,當然還有獨一無二的頂尖設計規格。未來10年,高房價的豪宅還會有一代代的重新定位、演化與討論,產品的內容將成為房價的依據,跳脫坪數與地點的舊思維。
 

小老百姓如何跟著房價聚財?


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已過,人人幾乎有屋住的台灣,現在正走向金融業、服務業維繫GDP的知識經濟年代;玩房地產!搞創新、搞包裝、搞抄作!現在才是重頭戲的開始。

何謂高房價?建材越來越貴、土地越來越少、貨幣長期貶值,或許房價本身並不貴,是我們越來越窮了:個人財富成長的速度遠小於通膨與貶值的速度。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全世界金融、投資管道的相連接與資訊化,人民的投資管道無所不在,本來財富「被」創造的速度,就會遠大於累積收入的速度,抓緊時機投資置產己成了當代顯學,甚至應列入教科書內,成為必修課程。
 

9個買房叮嚀 不要好高騖遠


身為小老百姓,時時抱怨房價不如正面出擊找尋適合標的出手,在此提出下列9項特點供有興趣買房者參考:
1. 租不如買,善用當前國家優惠房貸政策,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
2. 明確定出職場與生涯規劃,以長抱不動產的心理準備進場。
3. 妥善規劃財務配置,量力而為,切勿影響生活品質造成家庭的重大負擔。
4. 「地點、地點、地點」雖然是買房投資最重要的三大考量,但是對於自住用途而言,生活機能與空間大小仍應列為首要考量。
5. 首選交通建設旁,房價保值且升值快。
6. 第二套房子才放入更多的投資策略,先求有第一套自住再求第二套投資。
7. 了解區域文化與未來發展特性,有好的故事素材才會有好的賣價。
8. 住戶結構很重要;大型社區,住戶經常性流動或屋主結構大都為投資客,會影響行情與未來增值空間。
9. 放慢速度、多方探聽,才能找到合適自己的標的。

買房不似買股票或買車,它的保值特性與門牌的唯一性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了解房價,接受房價,找出聚財的機會不讓錢從口袋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