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未來會將「漳和溼地」與位於四三五藝文特區內的「溼地故事館」結合,規劃導覽參訪課程(圖:新北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域情報
環保局未來會將「漳和溼地」與位於四三五藝文特區內的「溼地故事館」結合,規劃導覽參訪課程(圖:新北市政府)
新聞摘要
  • 「漳和」是當地古地名,漳原意是水名,代表人要「飲水思源」;而和則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意義
【MyGoNews林承志/台北報導】車水馬龍的中和交流道下,新北市首座都會型人工溼地-漳和溼地誕生,新北市環保局長劉和然、高速公路局北區工程處副處長李漢洲,與多位新北市議員,以及多位地方人士齊聚ㄧ堂,熱鬧揭幕。

環保局長劉和然表示,環保局延續以往大漢溪人工溼地的經驗,與國道高速公路局協商合作,認養車流量繁忙的國道3號中和交流道北上環道下的綠地,構築為新北市首座都會型人工溼地。溼地總面積6.7公頃,水域面積為1公頃,建置過程中以低碳節能的自然淨化工法,配合既有地形地貌施作,不僅只是保留生物棲地,更能處理部分生活污水,淨化水質,將淨化後的水更回流灌渠,川流不息。

另外,溼地也保留中和地區農業時期所遺留的灌溉水路與埤塘,建構早期常見梯田、埤塘、台階等溼地,並增設多處溪流、增加微棲地,打造生物多樣性。另外,因為漳和溼地位於交流道環道內谷地,所以也是一處非常好的蝴蝶棲息地。

劉和然強調,漳和溼地除了水質淨化,更同時具有教育、休閒、生態保育多重功能,環保局未來會將「漳和溼地」與位於四三五藝文特區內的「溼地故事館」結合,規劃導覽參訪課程,導入環境教育意涵,讓學子們透過觀察、體驗、實作的過程,除了認識生物多樣性,更重要的是學會和大自然的每一個生命和諧相處,進而尊重每個生命存在的價值。

此外,環保局於2012年就曾舉辦溼地命名活動,讓在地民眾共同參與溼地構築過程。民眾參與非常踴躍,共提名909組名字,有依古地名來命名,如瓦窯、錦和,也有依形狀、諧音來命名的,如水滴等。其中,「漳和溼地」脫穎而出,高票中選。命名者黃先生表示,「漳和」是當地古地名,漳原意是水名,代表人要「飲水思源」;而和則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意義,更讓漳和溼地的名字增添了一番韻味。

環保局表示,漳和溼地依循既有地形地貌設計,東側高地,以台北盆地週緣丘陵地常見的台階溼地與梯田意象來呈現;西側低窪區,則保留了農耕時期用以貯水灌溉的埤塘;銜接東西側高程落差的坡面上,刻畫上充滿水文躍動的近自然式溪流,下游段設置了國內首見的溪流生態剖面視窗,讓民眾可以近距離觀察緩流水域間的植生及水棲昆蟲生態。而植物也以當地原生的樹種為主,包括台灣欒樹、流蘇、水柳等,除了能維持原生生態的平衡,也讓大家多認識在地的植物,更創造隱身在城市中的後花園,成為許多蝴蝶、鳥兒們的秘密基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