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都市更新計畫的推動,應以都市整體「公共利益」的實現為核心,極大化其功能。
吳欣修局長報告,目前中國城地區將規劃為廣場用地,運河星鑽地區(即舊運河造船廠一帶)則以整體規劃、分區招商為方向,預定第一期更新面積6.43公頃,多數市有地,更新後約6成為公共設施用地、4成屬土地使用分區,中國城地區與運河星鑽能再生成功,對台南市整體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將再造市中心商圈新願景,重現運河水岸的歷史記憶,並使台南市競爭力再提升。吳欣修指出,另因應鐵路地下化,將推動台南站區更新,面積9.2公頃,並配合拆遷安置問題,辦理小東路北側與生產路南側南台南站兩處基地更新。
賴清德市長表示,都市更新條例制定於1998年,其間經過8次修正,第一條揭示都市更新的目的在「促進都市土地有計畫的再開發利用」、「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及「增進公共利益」。台灣都市環境的雜亂,欠缺整體規劃,眾所週知,都市更新的目的在於讓都市公共環境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具有實現城市夢想的正面價值。然而,台灣十多年來推動都更的成果,卻讓大家看到價值的扭曲,業者、地主與政府在「利益」糾葛下,已忽略其核心價值在環境改善、社區意識的建立,以及鄰里環境公共利益的維護。
賴清德強調,台南市以文化古都之名升格,縣市合併後面積是原台南市的12.5倍,城市的發展方向自不能一加一等於二,必須跳脫舊思維,用在地文化與新文明交融,傳承創新,做前瞻性的規劃、高格局的設計,搭配市民主義的落實,才能打造一個宜居的美麗城市,讓文化古都不是浪得虛名。所以,台南市推動的都市更新,不能只有更新方式中「改建」的「拆舊建新」,應將具有文化底蘊的街廓巷弄、烙印歷史足跡的老建築,賦予其新生命,讓都市更新,不再只有財務規劃,更能和住民意識、生活情感連結,建立互信的溝通平台,提升生活機能和城市美學,創造三贏。
賴清德說,「整建」與「維護」都是都市更新處理方式,它的法定要件較寬鬆,但對都市機能的再反省,效益更勝於「改建」,也更適合於台南市發展的藍圖,過去安平聚落成功的案例不少,可為借鏡。台北市文林苑案例,引發討論也付出社會成本,鑑往知來,未來都市更新計畫的推動,應以都市整體「公共利益」的實現為核心,極大化其功能。